为追寻房山区张坊“胜天渠”的红色足迹,我们来到了曾任西白岱村大队长、肩负“胜天渠”建设在穆家口指挥部担任副指挥、分管安全的胡树申家。
敲了一会儿门,一位满头白发、走路颤颤巍巍、戴着眼镜、满脸笑容的老人,缓缓地打开了大门,热情地接待了我们。当知明来意后,79岁的他脸上漾起了自豪之情,一瞬间便打开了话匣子,思绪把我们拉回到了修建“胜天渠”的日子。
“我们需要先在这座山20多米高处的指定位置凿出一个可放置炸药的小洞。”胡树申回忆说。山是一个立面,高达百米,山下就是拒马河,需在勘察的指定地点放置炸药,来自15个村的几百名党员群众按照指挥,一个一个艰难地爬上悬崖峭壁,其中云泽山庄段的山道位置最为险峻,脚下只有一个拇指宽的地方供行走,他们只能用铁锤把铁錾子砸进坚硬的岩石中,当作阶梯,一个一个阶梯的凿着,小心翼翼地爬到指定地点。
“哐……哐……哐……”一声声铁锤敲打铁錾子凿进岩石的声音,犹如一首壮烈的“英雄进行曲”响彻山谷。山上的石头异常坚硬,很多人手被砸肿了,一些人的手被砸得流下了鲜红的血液,即便是这样,也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,顾不上疼,继续凿着岩石,经过一天的努力,第一波炸药终于安置完成。
“都撤离了吗?”随着安装炸药的人员撤离后,胡树山吹响了号子,片上村党员刘国水等一众负责放炮的同志,听从指挥立马点火放炮。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响彻天际,悬崖峭壁上炸出了一个又一个不规则的大洞。所有人欢呼雀跃,这是他们艰难迈出的第一步,并且成功了。
但喜悦都是暂时的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炸药有限,如果只靠纯人工凿洞,工期将变得遥遥无期。此时急需自己研制炸药。谁的心里都清楚,制作炸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,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,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站了出来,“让我去”“我请求组织让我去”“危险的事情共产党员不上,谁上?我来”,一声声“我来”,体现了张坊镇老一辈共产党人自我牺牲、奉献的精神。满满的感动,热泪盈眶。一名又一名共产党人无惧危险,主动请缨,申请加入到制作炸药的行动中来。
以“头雁效应”激发“群雁活力”,党员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被百姓看在眼里,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和群众自告奋勇加入到修建水渠工程当中来,从几百人的队伍逐渐壮大到上千人。
烈日炎炎,被太阳灼伤晒得脱了皮;寒冬凌冽,被风吹得满手冻疮开裂;渴了,饮拒马河水;饿了,吃一口早就发硬了的窝头;累了,几个人蜷缩在一起和衣而睡。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着为人民谋水渠的重任,筚路蓝缕,负重前行,以钉钉子凿岩石的精神创造了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、无愧于人民的水渠。“哐……哐……哐……”悬崖上的凿山声仍在继续,红色精神仍在继续。